(寧夏和泰堂醫藥有限公司 寧夏藥學會推薦)
寧夏和泰堂醫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創辦人張志勵出身于中醫家庭,愛好醫藥事業,他說“開醫藥公司,做醫藥事業,小干就是養家糊口,大干就是利國利民,醫藥銷售雖然是商業行為但是不同于其他商業,一定要有醫藥人的慈悲和社會責任,不允許夸大宣傳,不允許捆綁銷售,不允許擴單”他一再強調合理用藥,強調認真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對藥物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反復叮囑……”他要求全體工作人員以窗口優質服務和藥物質量管理工作為中心,注重強調公司內涵建設,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定期自查自糾,加強知識培訓,并在行業作風建設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為廣大患者顧客營造滿意的用藥咨詢環境。他深知中藥師身兼重任,對患者服務的同時,送出的是誠信、是文明,更是對生命的責任與尊重。
一、業務精湛,服務患者,積極開展用藥指導、用藥教育等工作,在藥學崗位上成績突出
張志勵常說業務精湛,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工作上他積極開展用藥指導、用藥教育,在藥學崗位上成績突出。一間不大的咨詢臺,對于張志勵來說,就是治病救人的陣地,每到節假日都是顧客最多的日子,有時連續為十多名患者調配藥材,連口水都來不及喝,可他卻說:“只要能服務好顧客,一點都不覺得苦和累,再苦再累心里都是高興的”。
“以醫為己任,拿藥當靈魂”,作為一名醫藥從業者、傳播者,張志勵毫不掩飾自己對中醫藥的熱愛,“和泰堂”中藥品種多,品質好!他說任何品質不好的藥材不配進入“和泰堂的中藥柜”……做臨床醫藥工作30年,讓他更深刻地認識到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和學術魅力。
“知行合一,服務人民”的理念是張志勵根植基層成為名師的真實寫照。對于醫藥事業無比專注與摯愛的他始終沒停止學習的腳步,工作閑暇,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善于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在不斷提升服務技能的同時,張志勵十分注重科教工作和傳承培養,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半生積累的寶貴經驗及學術思想傳授給學子們,帶領公司青年口授親傳,共同成長。醫藥不分家,“仁心跟技術一樣重要,甚至有時還將超越技術”,他總是告訴自己學習醫藥要仁心宅厚,首先要有一顆仁心。做醫藥是一輩子的事,做良心是影響幾代人的事,用藥必須要堅持“無一味虛設之藥,無一份不斟酌之量”,每一份藥為什么開到處方上是經過嚴謹篩選的,每一味藥量的多少是經過認真斟酌后才下筆開到處方上的。他告誡學子在臨床用藥時,首先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寧可讓治病效果慢點,讓人體慢慢康復,也決不急于求成讓藥物傷害人們的身體,要做“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良心藥師!中藥承載著中醫的辨證施治,中醫振興靠的是道地的中藥品質來完成,所以他一再強調抓好中藥品質的重要性。
這些年,他不斷總結,奔走各地多次參加醫藥學術會議,主持臨床科研課題5項,其中《張志勵七大王散》于2018年11月被北京中西醫慢病防治促進會列入慢性病康復適宜技術(產品)向全國推廣;學術心得《麻黃湯運用心得》《中醫現代療診》《柴胡疏肝散加減臨床治愈黃疸、膽囊炎病例討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效果探討》《三七加大黃治療肝病經驗》《張志勵治療白癜風臨床》《中醫治療白癜風的方法及臨床效果探究》《用復方黑白如意散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療效觀察》等主筆都已出版。
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孜孜不倦的鉆研作風讓張志勵贏得了2019“華醫之星”等榮譽稱號,但他并沒有自滿,始終認為藥師是一門高尚而艱辛的職業,守著這份職業弘揚文化,傳承國粹,能用自己的一生為更多的患者服務這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情!
二、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杜絕用藥安全風險
心懷感恩工作,胸懷大愛從業,是張志勵藥學臨床工作始終不渝的初心。正如懸掛在公司客廳那幅楹聯上的內容“傳岐黃救人術,承神農濟世心”,彰顯著一位醫藥傳承人不變的初心和情懷。
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無怨無悔,盡職盡責,抓好落實,從不好大喜功,力求戒驕戒躁,對待他人謙虛和善,能為之盡力而為,不搞虛情假意,不推諉扯皮。為公司分憂解愁,出謀劃策,盡力完成公司的各項指標和工作任務。他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遵章守紀,勤勤懇懇,嚴格要求自己,對待得與失,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張志勵熟悉掌握各種藥品的功效及構成、性狀、產地等,每天上班按需領取藥品并按規定入柜、保管,調配處方嚴格按照“四查十對”規定的程序進行,調配完畢,經處方審核人進行審核簽字,對藥名書寫不清、藥味重復或有配伍禁忌、兒童用藥禁忌及超劑量等情況,請處方醫師更正或重新簽章后再調配,否則拒絕調劑。發放藥品時認真核對患者姓名、藥劑數量并向患者正確介紹用法、用量,在包裝袋上寫明交代煎藥方法、禁忌和注意事項等。
閑暇之余,他積極參加本專業的各項活動,熟練掌握藥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了解、掌握藥學界的學術新動向,不斷吸收應用國內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利用藥學專業知識指導實踐,緊跟醫藥改革步伐,轉變藥師職能,快速適應現代藥學服務從“藥品為中心”的保障型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技術服務型模式。
三、積極參與促進公眾安全合理用藥方面的社會公眾活動,對公眾宣傳疾病預防和藥品使用的知識,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合理用藥
張志勵初始以注重醫藥理論、治法,學習中華醫藥特效方劑入門,逐步斟酌藥物療效,后來鉆研藥學,經過努力考取了民間中醫師、執業藥師、主管藥師資格證書。張志勵吸取醫藥學眾家所長,并多次在北京及全國各地和香港地區進行多種疑難疾病的學術交流與宣傳普及,并連續參加幾屆國際及全國《經方論壇學術會議》,交流對中藥調劑、鑒別、炮制、針灸、應用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在業界獲得了一定反響。
張志勵經常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這些年,他就是“流動的中藥柜”,哪里需要去哪里,他的足跡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了解中醫藥文化知識,正確樹立保健養生觀念,提升中醫藥文化的社會影響力,2019年7月,由他牽頭全國中醫藥大咖齊聚寧夏固原市,隆重召開了“西北中藥材展銷暨六盤山中藥材發展學術研討會”,共話中醫藥產業發展大計。張志勵還是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理事,參加過甘肅和寧夏以及“邊疆義診行”活動,走基層、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煤礦、進家庭,免費為百姓義務咨詢……走進學校,給學生講解中醫的故事;走進機關,講解職業病的預防;走進社區,給百姓講家庭保健,煤礦職工講合理用藥……
他還不定期的舉辦“民間中醫藥沙龍”,以“神奇的中草藥”為主題,討論分享中藥師那些事兒,每期都有會員和中醫愛好者積極參加。討論會上他深情的說:“我自己經營醫藥事業,知道這其中的困難,新時代下,醫藥的傳承和發展也需要創新,我們這些醫藥人,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門古老的科學瑰寶煥發新的活力!”
四、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開展慢病藥學服務,建立患者健康檔案,為患者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方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提升患者療效的藥學服務
“態度觀念要端正,終身以醫藥治病和救命為責任,”他這么說也這么做!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在工作中,每一個前來尋醫問藥的患者他都留存備案,以備患者下次看來時查看,根據病情再次斟酌指導用藥。他不善閑談,卻對患者始終面帶微笑、耐心安撫,細致地講解藥性、告知用法用量、服用時間、藥品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面對超常的工作,他仍能做到語氣親切、謙遜有禮。
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他認真貫徹執行藥品有關法律法規,提高用藥質量,確保患者合理用藥,嚴格做好藥品效期登記,保證不發放過期藥材,同時做好庫房恒溫通風,杜絕藥品及其包裝的損毀與污染。上班的每一天,都要做好劃價、抓藥、審方、煎藥等工作,這些看起來重復而枯燥的工作,他卻帶領員工越做越細心,越做越用心,因為他知道,這樣的繁瑣與重復是保證患者用藥最重要的關卡,而他就是這道關卡的守門人,他要用誠信與敬業來守好這道門。醫藥公司開業至今已有4年,他能做到始終無投訴、無事故和差錯發生,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認可。
五、熱愛民族醫藥事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臨床藥學服務
張志勵認為醫藥的經營理念就是“做好醫,做好藥,做好人”并用這三好來經營醫藥。醫藥護的天職是治病救人,為人們提供醫藥養生保健服務,解決人們的疾病痛苦,指導“合理用藥”是貫穿始終的服務理念。他一再強調“合理用藥”,他經常講:藥物的危害是罄竹難書!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有兩面性,既能治病也能害命,尤其是激素類藥物、抗菌藥物使用時稍有不慎就會后患無窮。他希望人們能重視祖國的民族醫藥,用中醫藥解決身體健康的實際問題,希望患者盡量不要僅依賴西藥,使用中藥也要有的放矢。
他多次提出,要想精誠治病,必須要有好藥,要在藥物品質上下功夫,要從藥的種植,采集,炮制加工等各個環節提高中藥的質量,從源頭上解決中藥飲片的品質問題。只有道地的中藥材及良好的采收、炮制技術,才能保障中醫藥事業的后繼發展和良好傳承!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將寧夏六盤山中藥材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張志勵用這句話總結了自己30年的醫藥生涯。“傳岐黃救人術,承神農濟世心”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深入骨髓,用仁心仁術守護患者生命健康,用大愛的風范時刻要求自己,堅持在弘揚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戰斗。
春雨無聲,絲絲潤物,陽光無言,縷縷暖心。張志勵帶動著寧夏和泰堂醫藥有限公司的全體員工共同奮斗,在這既平凡又責任重大的崗位上加倍努力,以更加優質的服務回報社會,造福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