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2021-12-01 12:19:49 來源: 新華社 提示:全文字,閱讀需要分鐘
關注學習進行時
微博
Qzone

  直徑大約120納米,樣子有些類似仙人球——小小的艾滋病病毒,制造了當前最棘手的醫學難題之一。

  艾滋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1985年6月,我國發現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三十多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艾滋病不可怕,沒有愛,才可怕。在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將與您一同走近這片曾經“隱秘的角落”,探尋這場生命與尊嚴的較量。

  1985年6月3日,一位以旅游者的身份進入中國的美籍阿根廷青年,因發燒、咳嗽、呼吸困難急診進入北京協和醫院,當晚便出現呼吸衰竭。經檢測,該病人的艾滋病病毒血清抗體呈強陽性。

  艾滋病于1982年定名,1983年發現其病原體。一旦病毒侵入人體,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令感染者逐漸喪失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導致死亡。

  當下治療艾滋病一般采用“雞尾酒療法”,即在治療時將幾種藥物聯合應用,從病毒繁殖的不同靶點、不同環節來抑制和消滅病毒。對于大多數已經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來說,艾滋病已經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感染者的預期壽命也已經接近了正常人。

  如今,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是孕產期檢查的“必修課”。一旦在患者體內檢測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及時干預,阻斷母嬰傳播,讓患者有望生出健康寶寶。

  早發現是艾滋病防治的關鍵一步。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艾滋病病毒檢測網絡。每年通過無償獻血、術前檢測、孕產期檢查等途徑,為數以千萬計的普通群眾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服務。

  隨著科學的進步,防治體系的強大,終結艾滋的愿景一定能夠實現。讓我們攜起手來,傳遞愛,共建美好的家園。

  監制:劉剛

  出品人:孫志平

  制片人:樊華、張平鋒

  統籌:韓珅、王志斌、李德欣

  編導:彭卓、姬楊、陶冶

  記者:樊華、楊陽、彭卓、陶冶、王君璐、馬曉冬、夏子麟

  攝制:喬曉鵬、張東、白云霞

  包裝:夏勇

  海報:朱宇琪(實習)

  部分素材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豐臺區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811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