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整理發布日期:2021/07/23
 分享到:
堅持人民至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2021年7月1日上午,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雄鷹翱翔,空中護旗梯隊破空而來,懸掛在直升機上的巨型條幅迎風向前,其中“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彰顯的正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是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征和理論品格。它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生活幸福作為“國之大者”,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只要是人民群眾歡迎、咧嘴笑的事,再難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眾不高興、撇嘴的事,就堅決不要干!”習近平總書記用這樣樸實的語言詮釋人民至上。

     對待生命的態度,檢驗著一個政黨的價值追求。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時,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湖北救治的80歲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歲的老人,身邊10來個醫護人員精心呵護幾十天,終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總書記動情地說:“什么叫人民至上?這么多人圍著一個病人轉,這真正體現了不惜一切代價。” 

  人民至上,不是一個抽象的、空洞的概念,必須貫徹落實到黨治國理政的各領域和全過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人民至上”價值取向在發展觀上的創造性運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的思想、關于發展的思想、關于現代化的思想的創新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中,“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

  總書記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他要求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一方面不斷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使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舉措。經過8年持續奮斗,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全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大黨大國,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脫貧摘帽、全面小康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是共同富裕奮進路的新起點。

  展望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推薦單位:核查中心

推薦時間:2021年7月23日

×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