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蔣蓉)
自1994 年我國確立執業藥師資格制度以來,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執業藥師考試、注冊、繼續教育、執業規范的管理框架,隨著人才隊伍不斷擴大,在保障用藥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國執業藥師注冊人數為 516,003人,達到每萬人口3.7人,其中 90.2% 注冊于藥品零售企業。零售藥店作為公眾購藥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執業藥師承載著指導自我藥療、守護用藥健康的重要使命。
2016年1月1日起,為規范執業藥師業務行為,我國推出《執業藥師業務規范(試行)》,并于 2017 年修訂后正式實施。至此,對零售藥店執業藥師開展處方調劑、用藥指導、藥物治療管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健康宣教等活動作出詳細規范要求,引導執業藥師實現從藥品經營者向專業藥學服務提供者的角色轉變。在此背景下,結合當前慢病管理、 DTP (Direct to patient)藥店、智慧藥店等新興業態的發展,綜觀歐美藥師從藥品銷售、藥物安全管理到公眾健康管理的職業角色演變歷程,筆者認為應當因店制宜、分類定位,探討執業藥師當前與未來在零售藥店的職責與價值。
A普通型零售藥店
【特點】以普藥經營為主,且未對顧客群進行細分管理
【執業藥師定位】基本藥學服務者
此類藥店的主要特點是以普藥經營為主、且未對顧客群進行細分管理,主要向患者提供基本的藥學服務,即處方調劑與用藥指導。因此,執業藥師應當具備常見病知識,通過詢問、判斷疾病狀態,為患者提供合適的藥品選擇與使用建議,保證用藥安全。
同時,執業藥師應具備處方審核與調劑的能力,能針對處方所列藥品主動提供用藥指導與咨詢,介紹相應疾病與藥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可通過資料發放、網絡媒體等途徑進行健康宣教,宣傳疾病預防和藥品使用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B 專業型零售藥店
【特點】經營慢病藥物和新特藥,依托藥物實施高層次藥學服務
【執業藥師定位】個性化藥物治療管理者
此類藥店專注于經營慢病藥物和新特藥物,并依托藥物實施高層次藥學服務的零售藥店,通常以大型藥品流通企業或連鎖藥店的門店居多。根據經營藥物的特點與種類差異,要求執業藥師在提供基本藥學服務的基礎上,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通過臨床藥學知識深度培訓、建立患者檔案、實施藥學監護等措施,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藥物治療管理。可結合門店業務范圍,通過微信群、 QQ 群等方式開展特定患者群體的特定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健康宣傳教育,承擔健康管理引導者的角色。
具體而言,首先,慢病管理類的零售藥店通常設立在居民社區周邊,患者群體以基礎疾病高發的中老年人居多。因此,此類藥店的執業藥師應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夯實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臨床醫學與藥學知識基礎,尤其應加強藥物間相互作用的知識獲取,從而確保可以開展合理用藥審核,為慢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其次,零售藥店相對醫院具備更充分的患者溝通條件與機會,開展疾病與用藥認知、用藥依從性調查等,采集患者健康信息,為患者建立個人用藥檔案并開展跟蹤隨訪,并對其藥物治療情況進行評價,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針對性提出干預措施,提高藥物治療收益。
對以經營創新藥物、特殊疾病藥物為主的DTP 藥店而言,通常設立在大型醫療機構周邊,患者群體為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患者。DTP 藥店經營藥物多數具備新上市、價格貴、貯藏要求高等特點,要求執業藥師及時更新藥物管理與臨床使用知識,確保藥品質量穩定與用藥安全。以 PD-1單抗等生物藥為例,多數要求2℃-8℃保存,因此無論是患者自提或門店送藥,執業藥師都需充分告知患者或門店送藥人員冷鏈藥品管理要求,盡可能避免因儲運錯誤導致的用藥損害與經濟損失。
另外,與慢病管理不同的是, DTP 執業藥師應積極參與腫瘤等重大、特殊疾病知識的專業培訓,熟練掌握常規治療方案、治療藥物常見并發癥、藥學監護等,從而促進患者用藥合理性。再有,與在患者用藥檔案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由于患者可能存在起病急、發病重、進展快的情況,應重點加強其用藥療程監護和不良反應記錄,以根據疾病進展及時給予更具針對性的用藥指導。
C 科研型零售藥店
【特點】由醫藥大數據企業創辦,基于臨床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為患者提供專業性更強的藥學服務
【執業藥師定位】精準化健康管理者
此類藥店在國內的起步時間較短,主要是由醫藥大數據企業創辦,經營藥品品類與新特藥DTP 藥店相似,但強調基于臨床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為患者提供專業性更強的藥學服務。相較于前兩類零售藥店,其目標客戶更加精準,且與企業大數據業務所涵蓋的疾病領域密切相關。通過患者臨床診療過程與用藥方案的全流程數據跟蹤,形成特定患者群體的臨床與用藥的真實世界數據,為前端藥物研發、增加新適應癥、藥品安全風險評價、臨床治療指南等研究提供決策支持。
科研型藥店的患者檔案不僅僅是用藥檔案,而是包括從患病初期和進展期診療與用藥數據在內的全程健康檔案,這就意味著執業藥師除了具備基本的藥學服務、藥物治療管理和健康宣教能力外,更強調其運用大數據對患者進行全程精準化健康管理的能力。
對初次購藥的患者,執業藥師一方面可基于患者臨床診療大數據,對疾病所處分期進行科學判斷,從而向患者提供更準確的疾病知識教育;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患者已有大數據信息,將用藥監護的時間起點向前延伸,開展更長周期、更全面的處方分析、藥物依從性評估與用藥安全風險評價,對患者提供精準化的用藥指導決策。
除了發揮用藥管理的作用外,科研型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可利用大數據支持團隊與平臺,共同開展患者隨訪,針對不同病種、不同病情的患者設計隨訪策略,有效提升隨訪效率,深度參與患者健康管理,真正使執業藥師成為不可或缺的公眾健康守護者和推動者。
轉自: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