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整理發布日期:2008/04/16
 分享到:
劉怡副局長對全國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提出要求
        2008年4月15日,全國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視頻會議在京召開,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科學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效能的主題下,會議總結了前一階段特藥監控信息網絡建設工作經驗,安排部署部分普藥的電子監管工作,大力推進藥品電子監管信息化建設。

  會上,劉怡就如何做好這一工作提出了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不移地推進藥品電子監管工作。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經過反復論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進一步提高藥品電子監管的覆蓋面,分類分批將已批準注冊上市的藥品逐步納入電子監管。2008年,要在麻醉藥品、一類精神藥品納入電子監管的基礎上,對血液制品、疫苗、中藥注射劑、二類精神藥品等高風險藥品的生產、進貨、銷售、庫存數量及流向實現電子監控。通過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編碼技術,建立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實施動態監管的全國性網絡平臺,為藥品的防偽、打假、追溯、召回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加強領導、克服困難,確保藥品電子監管工作順利實施。

  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是全系統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特別是要在2008年10月31日前,實現對部分高風險藥品實施電子監管,時間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要認真總結前期特藥監控網絡建設的成功經驗、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加強領導,廣泛借鑒其他部門成功經驗,制定周密的工作安排,本著務實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做到科學、扎實、有效推進。

  三、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要認真抓好工作方案的制定,明確各自職責;制定相應的工作流程,抓好企業培訓;各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真組織好轄區內企業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建立起一個工作有序、目標明確、標準清晰、考核規范的工作機制,定期對各省進行檢查和督促,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向企業和社會擴大宣傳,加強認知和理解,為推進藥品電子監管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辦主任朱國富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提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時回復了此前對于實施電子監管的9個方面的意見。根據工作進程,2008年4月起啟動監管系統內培訓,全國相關的500家生產企業和近13,000家經營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將隨后展開。

  2008年4月15日,“藥品電子監管工作”專題專欄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首頁開通,今后,根據工作的進展情況,專欄將不斷補充和增加內容。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辦、安監司、市場司、信息中心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各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藥品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和辦公室、市場、安監、稽查等處室負責人員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