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杰:老一代制藥人的新戰線
素材提供:李晴 后期制作:李晴
推薦單位: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李晴)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2018年12月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藥學會年會上,58歲的謝東杰激昂地為在場觀眾朗誦汪國真的詩《走向遠方》。
朗誦是謝東杰從年輕開始保持至今的愛好,《沁園春·雪》《走向遠方》《我的祖國》等,是他在參加各種文娛活動時,常常吟誦的詩篇。他還愛好唱歌,經常參加合唱團的排練演出。
有著如此浪漫情懷的人,從事的工作不僅沒有什么浪漫色彩,還是容不得任何差錯的制藥行業,謝東杰是一位從事33年藥品生產的工程師。
2015年,謝東杰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卻沒有離開他摯愛的醫藥行業——退休后的第三天,他成為山西省太原市仁和大藥房十六中店的執業藥師。
圖為謝東杰為顧客進行用藥指導。記者 李晴 攝
回歸基層 信念依舊
初見謝東杰,只見他身形勻稱、步伐矯健、思維敏捷、聲音洪亮,盡管有了些許白發,卻和人們對于花甲老人刻板印象中的“衰老”形象相去甚遠。也許,喜歡吟詠詩篇的浪漫,使時光放慢了腳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他放著安逸悠閑的退休日子不過,偏偏跑去藥店當店員。
作為將終生奉獻給我國醫藥行業的老一代制藥人,在退休之后,將守護百姓健康的信念在新的崗位延續下去,謝東杰很開心。
其實在基層打拼,對謝東杰來講并不陌生。1982年,22歲的謝東杰被分配到原太原制藥廠工作。當時,藥廠人事處曾征求過時任藥廠黨委書記謝東杰父親的意見,是將謝東杰分到廠研究院還是技術處?父親沒有猶豫、堅決地說:“讓他去車間,到生產崗位干活去!”
就這樣,謝東杰來到生產車間,負責無菌配料,每天都在離心機甩料的轟鳴聲中工作,持續了近一年。隨后,廠里公開選拔,謝東杰以第二名考取了廠藥物分析員,進而逐漸由車間工藝員、生產技術副主任,成為質量處副處長。1996年,他來到太原制藥廠合資企業——博康藥業,擔任質量管理部部長,一干就是18年。
2015年3月,長期與抗生素打交道的謝東杰站在了藥店柜臺前,“我對GMP管理得心應手,對GSP管理也就理解得比較快。”入職僅一周,謝東杰就向店長提出設置遮光窗簾、規范藥品儲存溫濕度監控記錄等建議。
“保證店內藥品質量,確保顧客用藥安全,是執業藥師的重要職責之一。”謝東杰將33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職業敏感運用到執業藥師的崗位上。
建檔立冊 精準服務
“血糖13.1!早上吃的什么?”謝東杰為老顧客陳明測量血糖后問道。“豆面面條……”陳明邊說,謝東杰邊在一個A4紙大小的冊子上記錄下來。這是謝東杰專為陳明建立的檔案。迄今為止,像這樣的《健康管理檔案》,謝東杰已經建立起了539份,并且按照編號整齊地擺放在他專用的書柜里。
2015年入職伊始,謝東杰就開始為顧客提供服務,不僅涉及用藥咨詢,還包括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尿酸,同時為堅持測量5次以上的顧客設立健康檔案。
“我覺得不能量完測完就算完事兒了,這樣不負責任。”因為做藥品質量管理出身,隨手記錄信息成為謝東杰的習慣。因此,一來到仁和藥房,他就著手為顧客建檔立冊,只不過最初還未實現一人一檔,內容也不全面。
2017年開始,謝東杰全面啟用全新檔案冊,不僅專人專用,內容信息也更加全面,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族病史、個人病史、用藥史、血糖記錄等。在血糖記錄方面,更是細化到每日三餐前后血糖值及每餐飲食,“之所以做到這么詳細,就是為了增強對患者的日常監測。”謝東杰始終認為,藥房是慢病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執業藥師肩負重任,“如何做好藥學服務,從細微之處著手,為患者建檔立冊,便是一種有效方式。”
別小看這些輕薄的小冊子,有時候真能起到大作用。
謝東杰介紹說,在全面啟用新版檔案冊之初,曾有位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抑郁癥。她拿著《健康管理檔案》前往山西某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就診,該科室主任在參考了檔案日常監測數據基礎上,迅速給出了診療方案,并對《健康管理檔案》贊不絕口。2017年底,該科室主任還在一次公開講座上分享了謝東杰的慢病管理案例。
患者的受益與醫學專家的認可,更堅定了謝東杰將基層慢病管理事業進行到底的決心。此后,他不斷完善檔案內容,逐漸增加了顧客三餐用食用藥記錄。“今后,根據顧客需求,我還會適當增加管理項目。”謝東杰想做的,就是要讓預防醫療在基層真正落地。
勤學苦練 排憂解難
雖然年近花甲,謝東杰卻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他發現來藥房的患者中,有的寧可多跑幾趟藥房,也不愿意去醫院就診。聽完這些患者主訴后,謝東杰一方面勸人家看醫生,另一方面卻開始學習醫學知識。
王女士是謝東杰的原同事,其老伴兒患有腿疾卻不愿到醫院就診。謝東杰一邊勸他們積極就醫,一邊利用周末時間到山西省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再對照王女士老伴兒所述癥狀,他判斷有可能是帕金森,于是再次建議他們到醫院就診。沒想到,醫院得出的結果與謝東杰判斷的一致。
謝東杰說:“雖然我不是醫生,可我的服務對象有很多是老年慢病患者,更需要自己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
節假日就是謝東杰為自己“充電”的好時機:周末的圖書館,總能找到他伏案讀書的身影;醫藥健康專家講座現場,總能看到他認真聆聽、虛心求教的樣子。2018年,他還自費參加了山西省“心心點燈”心理咨詢師培訓班。
“我發現患者身體的變化與情緒關系很大,心理疏導可以輔助慢病管理。”謝東杰將所學的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與顧客的溝通中,漸漸地,與200多名顧客成了知心朋友,“不怕,有什么煩心事,去找謝藥師聊聊,就什么事都沒了!”
這位從藥品生產戰線退役的“老兵”,又站在了藥學服務的“前線”,老當益壯,且行且遠。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聯合舉辦“尋找身邊最美藥師”活動。如對以上資料有反饋意見,請發送至zmys@health-china.com)
(責任編輯:齊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