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舟:在藥香中享受工作
素材提供:吳舟 后期制作: 劉春蘭
推薦單位: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今年58歲的吳舟出生在藥香彌漫的中藥世家,到他這輩兒已是第五代。幼承庭訓,耳濡目染,正式入職中藥行業也有39年。吳舟從事過藥材生產收購、倉儲保管、加工炮制、質量檢驗等工作,現在是連云港康濟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也是連云港有名的“草根專家”,被當地人稱為“港城李時珍”。
吳舟愛讀書愛學習,家里到處是書,滿屋飄著藥香和書香。
想他人之所未想
小時候,中草藥的悠久歷史和樹皮草根的神奇妙用,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把吳舟緊緊地吸引住了。父親為了讓吳舟認識更多的中草藥,不惜毀掉庭園的一畦菜園,開辟為“百草園”。節假日,他常隨父親一起荷鋤進山,采挖草藥,引種于園。一畦繁花,一片蔥綠,“百草園”留下了他的歡樂,也打下了堅實的中草藥基礎。
1980年夏天,吳舟高中畢業,適逢父親退休,他決定頂替父職,從事已經相傳五代的中藥工作。“藥無小事”,這是吳舟剛參加工作時,師傅對他經常講的一句話。
吳舟牢記師傅教導的“藥無小事”和“藥無老人”。藥事重于泰山,藥事學無止境。
自1999年走上中藥零售崗位以來,他把駐店藥師的責任牢記心間,每一本工作日志的首頁上都寫著:“認真認真再認真,細心細心再細心”,警示自己不要出差錯。
在柜臺上,吳舟經常接到一些字跡潦草難辨的處方,他都是慎之又慎。寧愿拒配,絕不估字猜字,必須準確無誤后,才交給調劑員調配。為了避免差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他把當地一些字體潦草難認的中醫處方,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并登門走訪請教,熟悉他們的字體,摸清書寫規律,從而增強了辨認處方的能力。
前幾年,社會上風行服用固元膏,來店里找他訂做的人特別多。吳舟不是先接訂單,而是先詳細地向顧客介紹固元膏的作用,雖然補血養顏,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宜服用,如脾胃虛弱、血壓血糖高、子宮肌瘤等患者就不適宜。
每逢夏天,有些慢病顧客為圖省事,一抓中藥就是二十付或三十付,他都勸告顧客少抓點,這個季節藥材易蛀易霉,每次抓七付,吃完再抓。顧客常常說:“我自己沒有想到的,吳藥師都替我想到了。”
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山海連云港》攝制組專訪吳舟,聽他講述云臺山中草藥的神奇故事。
急他人之所急
2010年4月的一天下午,吳舟突然接到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打來的電話,說家住花果山鄉的一位患者服用自己泡的藥酒,發生中毒,但不知是何種中草藥,找了幾個人都不認識,經人介紹找到他。吳舟二話沒說,就急忙趕到醫院。經鑒定,藥酒里含有毒性中藥洋金花。醫生進行了針對性施救,患者才轉危為安。
連云港郊外的云臺山有一種叫做“舒筋樹”的草藥,用它的枝葉煎煮飲用并泡腳,對腳扭傷有效。城里的人也知道這個方子,但很多人不認識“舒筋樹”。經常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來到藥店,找吳舟幫忙,他都很痛快地答應,無償幫助采集。
去年夏天,一位慢性肝炎中年顧客,從上海看病回來。上海專家處方中有一味“鮮垂盆草”,四處打聽也買不到,最后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吳舟。第二天一早,吳舟帶上干糧和水,上山采集了,并及時送到患者手里。吳舟說:“利用自己的學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很快樂的。”
愛自然之所愛
吳舟沒有在高等學府求學的經歷,是土生土長在云臺山下的“草根專家”。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開始后,吳舟作為當地的中藥草“活字典”積極參與其中。
每年秋季,吳舟都要進山采集桔梗、拳參、虎杖、柴胡、丹參、徐長卿等中草藥種子,撒播于山野深處,讓云臺山這些道地藥材繼續繁衍。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北沙參,在江蘇僅在連云港的海邊沙灘有零星分布。前幾年,為保護這一物種不在江蘇消失,吳舟徒步10多公里,將因海堤建設而被毀的13株北沙參搶救出來,移植在連島蘇馬灣。
吳舟所在的康濟大藥房隸屬康緣集團,集團有一支名為“厚樸花”的志愿者服務隊。厚樸,不僅是一味傳統的中藥,更寓意著要做一名厚道樸實的志愿者。吳舟不僅為志愿者服務隊起名字,還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隊活動。利用休息日,每月至少一次對云臺山中草藥資源進行巡查保護,發現破壞資源的行為,除現場制止外,還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或告知媒體進行曝光。
吳舟初步摸清了云臺山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種類、生長環境、瀕危程度、瀕危原因,研究保護措施。看到云臺山一些中草藥因為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保存,他非常欣慰。為了保護云臺山自然生態和中草藥資源,吳舟竭盡全力,被稱為“云臺山中草藥資源的守護人”。
30多年來,吳舟踏遍云臺山,采集制作標本800多種、2000多份,撰寫調查報告200多萬字,拍攝中草藥圖片2萬多幅,建立了云臺山中草藥資料圖片庫,成為連云港地區全面摸清云臺山中草藥第一人。吳舟還把自己采集制作的標本、拍攝的圖片以及收集的中藥炮制工具、歷史文獻等無償拿出來,建起了全省首家校園鄉土中草藥文化展館。
為后代之所為
云臺山下有兩所山村學校——云山小學、云臺中學,雖然條件無法與城區學校相比,可在省里很有名。兩校結合山區孩子們的特點,開展“家鄉中草藥文化”校本課程基地建設,被評為江蘇省特色課程基地成果。而這,與吳舟12年來為孩子們義務付出密不可分。
吳舟以鮮活有趣的文字與圖片,幫助學校編寫校本教材,還和老師孩子們一起走進大山,探究家鄉中草藥的奧秘。采挖的野生草藥移栽在校園,學校建起了“百草園”,近300種草藥彌漫著濃郁的芳香,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常見的草藥100多種。
云臺中學鄉土中草藥識別大賽,吳舟在給同學們作輔導。
連續8年,吳舟是沈陽藥科大學中藥資源專業應屆學生野外實習的輔導老師。吳舟還多次受邀走上中醫藥院校的講壇,用帶土帶泥、鮮活有趣的講解,贏得了學子們的喜愛。學生們說,吳老師講的東西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實用經驗,易學、好記、上手快。
如今,只要有學生來云臺山實習,無論工作怎么忙,他都要全程陪同。他說,能將自己的一點兒知識和經驗傳承給后人,這是自己的責任。
吳舟著書出版了《云臺百草》等7部著作,參與編寫12部,發表科普文章近300篇。他說,云臺山孕育出很多奇花異果、仙草靈藥,值得傾注一生去保護、去宣傳。
還有兩年吳舟就要退休了,這位老黨員一直牢記師傅說過的“藥無小事”的下半句“藥無老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我慶幸自己找到所熱愛的工作,每天享受著濃郁的藥香,并把藥香送到需要的千家萬戶。做人民群眾喜愛的藥師,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聯合舉辦“尋找身邊最美藥師”活動。如對以上資料有反饋意見,請發送至zmys@health-china.com)
(責任編輯:齊桂榕)